远视是怎么回事?眼睛看不清近处东西要警惕这个常见问题
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:看远处的路牌清清楚楚,但看书看手机时却要拿远些才能看清。这很可能就是远视在作怪。远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,在我国约有20%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远视,儿童中更为普遍。
远视和近视有什么区别?
很多人容易把远视和近视搞混。简单来说,近视是看远模糊看近清楚,而远视恰恰相反,看远处相对清楚,看近处反而模糊。这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,或者角膜曲率过于平坦,导致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造成的。
为什么会得远视?主要有这几种原因
远视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:一是遗传因素,父母有远视,孩子出现远视的概率会增大;二是眼睛发育不良,儿童期眼球发育迟缓可能导致远视;三是年龄增长,40岁以后人眼调节能力下降,可能暴露原本潜在的远视。值得注意的是,几乎所有新生儿都有轻度远视,随着眼球发育,多数会在学龄前自然消失。
远视的常见症状有哪些?
轻度远视可能没有任何症状,但中高度远视患者通常会出现:长时间阅读后眼睛疲劳、头痛、眼睛酸痛;看近处物体需要拿远才能看清;儿童可能出现斜视或弱视。如果发现这些症状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
如何正确矫正远视?
目前远视的主要矫正方式有三种:一是佩戴框架眼镜,这是简单的矫正方法;二是佩戴隐形眼镜,适合不想戴框架眼镜的人群;三是屈光手术,适合1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患者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儿童的远视矫正更为重要,不及时矫正可能影响视觉发育,导致弱视等问题。
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远视加重?
虽然远视主要与遗传和发育有关,但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预防度数加深: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,书本与眼睛距离约40厘米;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每40分钟休息5-10分钟;充足的光线;适当进行户外,阳光有助于控制近视和远视的发展。
关于远视的几个常见误区
误区一:远视比近视好。实际上两者都是屈光不正,都需要矫正;误区二:戴眼镜会加深远视。正确配镜不会导致度数加深;误区三:远视可以不戴眼镜。如果不矫正,可能导致视疲劳等问题。建议有远视问题的人群,每1-2年到机构复查一次视力。
远视矫正的佳时机
儿童时期是远视矫正的关键期。学龄前儿童如果发现有中高度远视,建议尽早配镜矫正,以免影响视觉发育。如果出现视物模糊、眼睛疲劳等症状,也应及时检查。40岁后出现的远视症状,可能是老花的表现,需要验光确认。
写在后
远视虽然常见,但如果不重视可能影响生活质量,特别是对儿童视觉发育影响。如果发现有远视症状,建议到正规眼科机构检查。记住,视力问题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