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科医生提醒:孩子发烧别急着吃药,这些护理方法更有效
近天气忽冷忽热,不少家长带着发烧的孩子来医院就诊。作为儿科医生,我想提醒各位家长:孩子发烧不一定要马上吃药,科学护理同样重要。
孩子发烧的分度标准
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体温升高就特别紧张,其实38℃以下的低烧不需要特殊处理。建议家长们记住这个标准:37.3-38℃是低烧,38.1-39℃是中度发烧,39.1-41℃是高烧,超过41℃就是烧了。
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
当孩子体温在38.5℃以下时,可以先尝试物理降温。用温水(32-34℃)擦拭孩子的颈部、腋下、大腿根等部位,每次擦5-10分钟,间隔1小时可以重复一次。注意不要用酒精或冰水擦拭,这会导致身体快速降温,反而可能引起寒战。
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
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要立即去医院:3个月以下婴儿发烧;持续高烧超过3天;伴随皮疹、呕吐或腹泻;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;出现抽搐或意识模糊。特别是小月龄宝宝,他们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,更要注意。
常见退烧药的使用注意
对于儿童退烧药,常用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。这两种药都需要按照体重来计算剂量,不能随意增减。两种药少要间隔4小时使用,24小时内不超过4次。退烧药只是缓解症状,不能治疗病因,所以即使退烧了也要观察孩子的其他症状。
发烧期间的饮食调理
发烧时孩子往往食欲不振,这个时候不要强迫进食。可以准备一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比如米汤、稀饭、面条等。要注意补充水分,可以少量多次喂温水、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。避免给孩子吃油腻、辛辣或生冷食物。
居家护理的3个要点
1.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温度在24-26℃为宜;2. 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,不要捂太厚;3. 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,每2-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。如果孩子能安稳入睡,说明情况在好转。
关于退烧的常见误区
很多家长认为"发烧会烧坏脑子",这是不对的。普通感染引起的发烧不会损伤大脑。另外,打退烧针并不是好的选择,常规口服退烧药一样有效。孩子发烧时也不要急于使用抗生素,必须先明确病因。
预防发烧的日常措施
预防胜于治疗,平时要注意:1. 按时接种疫苗;2.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;3.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;4. 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;5.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。特别是春秋季节更替时,要多加注意。
给家长的贴心建议
孩子生病时家长要保持冷静,不要过度焦虑。体温升高是身体在与病原体作斗争的信号,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免疫力。平时可以准备一个专用的体温计和退烧药放在家里备用。重要的是观察孩子的整体状态,如果精神好、反应正常,通常问题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