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经怎么办?10年医美编辑分享科学缓解方法
每个月那几天,小腹像被电钻绞着疼,冷汗直冒到没法起床——这可能是大多数女性对痛经真实的描述。据临床统计,超过60%的年轻女性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痛经困扰,但真正采取科学应对措施的却不足。
痛经到底从哪来?
医学上将痛经分为两种:一种是原发性痛经,没有器质性病变,多是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的;另一种是继发性痛经,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肌瘤等疾病引发。多数20-30岁女性遇到的是种情况,来潮前1-2天开始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绞痛,可能伴随腰酸、恶心等症状。
这些缓解方法真的有用
1. 温热疗法:准备一个40℃左右的热水袋敷在小腹,能有效放松子宫肌肉。有实验数据显示,持续20分钟的热敷可使疼痛评分降低近50%。
2. 适量运动:前一周开始每天快走30分钟,能促进内啡肽分泌。但切记避免经期剧烈运动。
3. 饮食调整:前3天开始减少盐分摄入,多吃含镁的坚果、香蕉,避免冷饮和咖啡因。
什么情况必须看医生?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就诊: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天、止痛药无法缓解、伴随异常出血或发热。特别是25岁后突然加重的痛经,需要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可能。妇科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超声检查或激素水平检测。
关于止痛药的
布洛芬等非甾体药是临床,但必须在疼痛刚开始时服用好。需要提醒的是,有些女性担心吃药会上瘾或伤胃,其实每月规律使用2-3天并不会产生依赖,配合食物服用对胃部刺激也很小。但长期依赖止痛药掩盖疼痛而忽视病因检查才是大隐患。
容易被忽视的日常防护
保持腰腹部保暖、规律作息、减轻压力都能减少发作频率。有研究表明,持续6个月每晚23点前入睡的女性,痛经程度平均减轻37%。另外,正确的经期护理习惯也很重要,建议每2-3小时更换卫生用品,避免细菌滋生加重不适。
后要提醒的是,网络传的各种"偏方"多数缺乏科学依据。痛经的改善需要个体化方案,如果症状影响生活,建议到正规医院妇科进行系统检查。记住,正常不应该成为每月一次的"酷刑",科学应对才能找回舒适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