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内科:守护心脏健康的科室
心脏是人体的“发动机”,一旦出现问题,生命质量就会受到影响。心血管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,专门负责心脏和血管疾病的预防、诊断和治疗。如果你或家人有心慌、胸闷、胸痛等症状,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非常必要。今天,我们就来心血管内科的那些事儿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科室,守护心脏健康。
心血管内科主要看哪些病?
很多人对心血管内科的认知可能只停留在“心脏病”这个模糊的概念上。其实,心血管内科涵盖的疾病范围很广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1. 冠心病: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,引发心绞痛甚心肌梗死。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性疼痛,可能向左肩、背部放射。
2. 高血压:长期血压升高会损害心、脑、肾等器官。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一旦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心悸等表现,就要警惕。
3. 心律失常:心跳过快、过慢或不规则,常见的有房颤、早搏等。患者常感觉心慌、气短,时可能晕厥。
4. 心力衰竭:心脏泵血功能下降,导致呼吸困难、下肢水肿、乏力等症状。
5. 心肌病、心肌炎: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,可能出现胸闷、气促、浮肿等表现。
出现这些症状,赶紧看心血管内科
心脏问题往往来得突然,有些症状容易被忽视。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到心血管内科就诊:
- 胸痛:尤其是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出现的胸闷、压榨感,持续数分钟不缓解; - 心悸:心跳异常加快、减速或不规则,伴随头晕、出汗; - 呼吸困难:平躺时加重,坐起后稍缓解; - 下肢水肿:尤其是脚踝、小腿部位,按压后凹陷不易; - 不明原因的乏力、晕厥。
记住,心脏问题无小事,越早就诊,治疗越好!
心血管内科常用检查有哪些?
到了心血管内科,医生通常会根据症状安排相应检查,常见的有:
1. 心电图:基础的检查,可以捕捉心跳节律和心肌缺血情况。如果普通心电图没发现问题,可能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。
2. 心脏彩超:通过超声波观察心脏结构、大小和运动情况,评估心脏功能。
3. 冠脉CT或造影:怀疑冠心病时,可能需要做冠脉CT筛查,或直接进行冠脉造影(微创检查,能清晰看到血管狭窄程度)。
4. 检查:包括心肌酶谱、血脂、血糖等,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心血管危险因素。
日常护心小贴士
预防胜于治疗,心血管健康离不开日常养护。以下建议适合大多数人:
1. 饮食清淡:减少盐、油、糖的摄入,多吃蔬菜水果、全谷物和优质蛋白(如鱼、豆类)。
2. 适度运动:每周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避免久坐。
3. 控制体重:BMI尽量保持在18.5-24之间,腰围男性<90cm,女性<85cm。
4. 戒烟限酒:吸烟直接损伤血管,酒精过量升高血压。
5. 定期体检: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早发现风险因素。
心血管疾病虽然凶险,但可防可控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出现问题及时就医,才是守护心脏健康的佳方式。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分享给更多关心健康的朋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