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美容的10个小秘密 教你养出健康光泽肌
每次照镜子看到暗沉、痘痘或者细纹时,是不是特别想马上改善?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10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跟大家皮肤美容那些事儿。这些经验之谈都是实打实的干货,看完让你少走弯路。
皮肤问题到底从哪里来
很多人花大价钱买护肤品,却不尽如人意。其实要先搞清楚,你的皮肤问题出在哪儿。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类:一是油脂分泌过旺导致的痘痘、毛孔粗大;二是缺水干燥引起的细纹、脱皮;三是黑色素沉淀形成的色斑、暗沉。
这里有个小建议:早上起床用纸巾轻按脸部,如果油渍明显,可能是油性皮肤;如果感觉紧绷,大概率是干性皮肤;T区油两颊干,就是典型的混合性皮肤。先了解自己的肤质,才能对症下药。
日常护理的四大黄金法则
说到日常护理,记住这四个字:清、补、锁、防。清是清洁,建议选择温和的氨基酸洗面奶;补是补水,洗完脸3分钟内要拍化妆水;锁是锁水,乳液或面霜不能少;防是防晒,这个重要,紫外线是皮肤老化的头号。
有个客户姐,45岁看起来像35岁,她的秘诀就是二十年如一日的防晒。她说:"阴天也要涂防晒,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了习惯。"确实,再贵的护肤品,不防晒都是白搭。
医美项目该怎么选
现在医美项目五花八门,该怎么选?根据常见需求我简单分类:想淡斑美白可以考虑光子嫩肤,需要紧致提升可以试试热玛吉,痘痘问题可以看下果酸,深层补水推荐水光注射。
但要注意三点:要去正规机构,第二要选有资质的医生,第三做好术前术后护理。上周就遇到个贪便宜的姑娘,在美容院打了不明成分的针剂,结果脸上起疹子,得不偿失。
那些年被误解的护肤谣言
网传很多护肤偏方,其实很多都是坑。比如用盐搓脸去黑头,只会让皮肤屏障受损;天天敷面膜会导致过度水合;冷热水交替洗脸能收缩毛孔更是无稽之谈。还有人相信贵的就一定好,其实适合自己才重要。
我认识一位皮肤科医生,她自己就用几十块的国产护肤品,皮肤照样好得发光。她说:"护肤品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要看成分和配方。"
内调外养的养生之道
想要好皮肤,光靠外在护理还不够。建议每天喝够8杯水,晚上11点前睡觉,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E。可以多吃些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,比如银耳、猪蹄。运动也很重要,出汗能帮助。
记得有个50多岁的客户,坚持每周游泳3次,配合基础护肤,皮肤状态比很多年轻人都好。她说:"运动时流的汗,就是天然的护肤品。"
敏感肌的特别护理
现在敏感肌的人越来越多,多半是因为过度清洁或滥用护肤品。建议精简护肤步骤,选择无酒精、无香料的温和产品。洗脸水温要适中,太热太冷都刺激。出现过敏时要停用所有护肤品,用温水洗脸。
有个小技巧:遇到突发过敏,可以把矿泉水放冰箱冷藏,用化妆棉湿敷,能快速缓解红肿。等皮肤稳定后,再慢慢基础护理。
不同年龄段的护肤重点
20岁左右主要是控油保湿,预防痘痘;30岁要开始抗氧化,预防细纹;40岁重点在紧致提拉,地心引力;50岁以上则需要加强滋养修复。但年龄只是个参考,具体还是要看个人皮肤状态。
我见过34岁就有明显法令纹的,也见过48岁皮肤依然紧致的。关键是要根据皮肤实际状况调整护理方案,别被年龄数字束缚。
换季时节的皮肤急救
每到换季,很多人的皮肤就开始闹脾气。春季容易过敏,夏季出油增多,秋季干燥缺水,冬季屏障脆弱。建议换季时要未雨绸缪,提前调整护肤品。比如夏转秋时,可以把清爽的乳液换成更滋润的面霜。
去年秋天,有个客户因为没及时更换护肤品,脸上干到脱皮。后来听建议用了含神经酰胺的面霜,配合补水面膜,一周就缓解了。所以换季护肤要打提前量。
这些习惯正在毁掉你的皮肤
熬夜、抽烟、酗酒、爱吃甜食、经常摸脸、带妆睡觉...这些都是皮肤的隐形。特别是熬夜,会打乱皮肤正常的修复节奏。有个28岁的设计师,连续加班一个月后,皮肤状态急转直下,后来调整作息才慢慢。
改掉这些坏习惯,可能比用贵妇护肤品更。好皮肤是养出来的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
给护肤小白的忠告
后给刚开始护肤的朋友几点建议:,不要一次用太多产品,皮肤吸收不了;第二,新产品要测试过敏反应;第三,别指望立竿见影,护肤是个长期过程;第四,遇到皮肤问题要及时看医生。
记住,没有什么神奇产品能一夜回春。那些"7天"的,多半是夸大宣传。健康的皮肤应该是有自然光泽的,而不是像刷了漆一样反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