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内障摘除手术:告别模糊视界的明智选择
“近看东西越来越模糊,像隔了一层毛玻璃。”这是很多白内障患者的共同感受。作为眼科常见病,白内障虽不致命,却影响生活质量。今天我们就来白内障摘除手术——这个让百万患者重获清晰视力的成熟治疗方案。
什么是白内障?
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机,晶状体就是相机的镜头。随着年龄增长,原本透明的晶状体会逐渐变得浑浊,就像蛋清煮熟变白一样。这种生理性老化导致的视力下降,就是老年性白内障。值得注意的是,白内障并非老年人“”,糖尿病、外伤、长期用药都可能引发早发性白内障。
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警惕:
• 视力模糊且无法通过配镜矫正
• 夜间看灯光出现眩光
• 颜色辨识度下降
• 老花症状突然“好转”
手术时机:别等“熟透了”才治疗
老一辈常说要等白内障“成熟”再做手术,这是个误区。现代医学主张:当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时(通常视力低于0.5),就可以考虑手术。拖延治疗可能导致青光眼等并发症,增加手术难度。
62岁的张阿姨就是典型。起初她以为只是老花加重,直到连电视机字幕都看不清才就医。术后第二天揭开纱布时,她惊喜地说:“连对面楼阳台的绿植有几片叶子都数得清!”
超声乳化术:十分钟焕发“睛”彩
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。医生会通过2-3mm的微小切口,用超声波将浑浊的晶状体粉碎吸出,再植入人工晶体。整个过程只需10-15分钟,表面麻醉下完成,绝大多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都能耐受。
选择人工晶体时有三种常见方案:
1. 单焦点晶体:解决看远或看近一个问题,需搭配老花镜
2. 多焦点晶体:兼顾远近视力,适合对视觉质量要求高的人群
3. 散光矫正型晶体:适合原有散光的患者
术后护理:三分手术七分养
虽然手术创伤小,但术后护理直接影响:
• 术后1周避免脏水入眼,洗头可去理发店仰洗
• 1个月内不要揉眼、提重物
• 按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
• 定期复查,通常术后1天、1周、1个月各检查一次
值得提醒的是,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后发障,这是人工晶体后囊膜混浊引起的,通过5分钟激光治疗即可解决,不必过度担忧。
关于手术的常见疑问
Q:高龄患者能做手术吗?
A:只要血压、血糖控制稳定,百岁老人也可以手术。去年我们曾为102岁抗战老兵成功实施手术。
Q:手术后视力能到什么程度?
A:取决于眼底情况。多数患者能达到0.8以上,但合并黄斑病变等眼部疾病者会扣。
Q:能报销吗?
A:普通晶体报销比例较高,高端功能性晶体需自费部分费用,具体可当地政策。
给患者的贴心建议
1.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查看医生白内障手术量(年手术量>500例较理想)
2. 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内皮、眼底OCT等评估
3. 术后初期可能有异物感,一般2-3天自行缓解
4. 双眼白内障建议间隔1-2周分次手术
随着技术进步,现在的白内障手术已升级为屈光性手术,不仅能治疗白内障,还能同时解决老花、散光等问题。如果您正在被模糊的困扰,不妨到眼科做个详细检查,早治疗早享受清晰视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