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皮肤病有哪些常见类型?这份2024新防治指南请收好
夏天到了,很多人发上莫名出现红斑、水疱或者瘙痒难忍的疹子。这很可能是感染性皮肤病在作怪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困扰不少人的健康问题。
什么是感染性皮肤病?
简单来说,就是由细菌、病毒、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皮肤问题。这类皮肤病不仅影响外观,还可能传染给家人朋友,需要及时重视和处理。
8种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
1. 脚气:这个大家都不陌生。真菌喜欢潮湿环境,公共浴室、游泳池都是高发场所。表现为脚趾缝脱皮、起疱、瘙痒,时会糜烂渗出。
2. 体癣: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,边缘清晰且稍隆起,中央会慢慢好转。夏天出汗多的人特别容易中招。
3. 脓疱疮: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,儿童多见。一开始是红色丘疹,很快变成脓疱,破溃后形成黄色结痂。
4. 带状疱疹:水痘病毒再次活跃导致。沿着神经分布的区域会出现成簇水疱,疼痛明显,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。
5. 寻常疣:HPV病毒感染引起,表面粗糙的肉色小疙瘩。手脚部位常见,有传染性。
6. 传染性软疣:儿童多见,半球形的小丘疹,中央有脐凹。通过直接接触传播。
7. 丹毒:突然发高烧,皮肤出现边界清楚的红肿热痛斑块。常见于面部和小腿。
8. 疖肿:毛囊深部感染形成,开始是硬结,逐渐化脓变软,后破溃排出脓液。
感染性皮肤病如何预防?
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关键。建议每天洗澡,运动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。在公共场所好自备拖鞋、毛巾等个人用品。家里有患者的,衣物要分开洗涤,好能用热水烫洗。
增强免疫力也很重要。充足睡眠,均衡饮食,适当运动。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,这类人群更容易发生。
出现症状该如何处理?
不要自己随便买药膏涂抹。不同类型的感染用药完全不同,用错了可能加重病情。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皮肤科就诊。
一般会做分泌物检查或皮肤镜检明确病原体。治疗方面,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口服或外用药物。症状轻微的可以单纯外用药膏,的需要配合口服药物。
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
要坚持按疗程用药,不能见好就收。比如真菌感染通常需要用药2-4周,过早停药容易复发。换下的衣物要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饮食上要清淡,忌食辛辣刺激食物。
如果治疗3-5天没改善,或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,要及时复诊调整方案。
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
孕妇、婴幼儿、老年人用药要格外谨慎。免疫低下人群如患者、HIV感染者等,发生感染后症状可能更。这些特殊人群一旦出现皮肤问题,建议立即就医。
感染性皮肤病虽然常见,但只要正确认识、及时治疗,大多都能很快。关键是要有科学的防治意识,既不恐慌也不轻视。
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皮肤健康的信息,可以关注我们的科普内容。记住,皮肤问题早发现早治疗,才能保持健康好状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