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癌筛查有多重要?这5类女性尤其要重视!
早上刷牙时照镜子,你有没有想过身体内部可能正悄悄发生着变化?宫颈癌作为女性健康"隐形",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。但幸运的是,宫颈癌是目前少数能通过常规筛查有效预防的恶性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每位女性都该知道的健康必修课。
宫颈癌离我们其实很近
根据新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11万例。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——可能是每天和你一起挤地铁的上班族,可能是菜市场里热情招呼你的阿姨,也可能是你身边某个看似健康的。值得关注的是,宫颈癌发病年龄正在逐渐年轻化,30-55岁女性尤其需要提高警惕。
筛查不是体检 关键在方法
很多女性以为每年做妇科检查就够了,其实常规体检和宫颈癌专项筛查是两回事。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:HPV检测和TCT检查(液基薄层细胞检测)。简单来说,HPV检测是查病因,看是否存在高危型病毒;TCT则是看宫颈细胞是否已经发生异常变化。建议30岁以上女性采用双筛法(HPV+TCT联合筛查),率可达95%以上。
这5类女性要更早开始筛查
1. 有多个或性生活开始较早(<16岁)
2. 长期吸烟或免疫力低下
3. 长期口服避孕药(5年以上)
4. 有过流产、分娩等宫颈损伤史
5. 家族中有宫颈癌患者
这类人群建议将筛查时间提前到21岁,或从性生活开始3年后就进行筛查。
筛查过程比你想象的简单
很多女性因为害怕疼痛或尴尬而逃避检查。实际上,规范的宫颈癌筛查整个过程只需3-5分钟,医生会用专用小刷子轻轻刮取宫颈表面细胞,多数人仅有轻微酸胀感。佳检查时间是干净后3-7天,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、用药和冲洗。
不同年龄段的筛查建议
• 21-29岁:每3年做1次TCT检查
• 30-65岁:每5年做1次HPV+TCT联合筛查,或每3年单独TCT检查
• 65岁以上:若既往筛查结果正常可医生是否停止
即使接种过HPV疫苗,仍需按建议定期筛查,因为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病毒。
筛查异常不等于得癌
拿到"异常"报告先别慌,约80%的HPV感染会在1-2年内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。如果是低级病变,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随访;别病变也不等于,及时干预治疗完全可以阻断癌变进程。重要的是遵医嘱进行镜活检等进一步检查,切勿自行搜索诊断。
早筛早治的生存率天差地别
一组对照数据能说明问题:
• 早期宫颈癌(Ⅰ期)5年生存率>90%
• 中期(Ⅱ-Ⅲ期)生存率降50-65%
• 晚期(Ⅳ期)仅有15-20%
定期筛查发现的癌前病变,通过简单门诊手术就能处理,而晚期治疗不仅费用高昂,还可能面临子宫切除等创伤性治疗。
把筛查列入健康日程
建议在自己生日、妇女节等容易记住的日子设置筛查提醒。现在很多医院都开通了预约服务,医院的筛查费用通常在300-500元之间,部分地区还可享受筛查政策。记住,再忙的工作安排、再重要的家庭事务,都不应该成为忽视健康的理由。
宫颈癌筛查不是选择题,而是每位女性对自己生命的必答题。放下不必要的顾虑,现在就和闺蜜或家人互相提醒预约检查吧。毕竟,没有什么比健康更能让我们从容面对岁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