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科发源植发马贵才:深耕植发12年,专攻脂溢性脱发难题
每天早上7点,杭州科发源植发专科医院的走廊里总会准时响起脚步声。这是马贵才医师提前一小时到岗的习惯,"脱发患者往往更焦虑,早点来能多接诊几个。"这位从西安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的植发,已经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了12年。
在患者口中,马贵才有个特别的称呼——"头发侦探"。这个外号源于他对脂溢性脱发的独特诊断方法。不同于常规的仪器检测,他总会先观察患者的头皮状态、发际线走向,甚询问近期的作息规律。"就像破案要结合所有线索,脱发成因往往是多因素交织的。"说着他翻开一本已经卷边的笔记本,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上千例脱发的分析。
从临床到科研的"双轨"医生
诊室书柜里,两本《高等无痕植发》医学专著格外醒目。作为参编者之一,马贵才把12年临床经验浓缩成通俗易懂的操作规范。更难得的是,他始终保持着年均3篇论文的科研产出,其中关于脂溢性脱发毛囊活性判定的研究,还获得了省级科研进步奖。
"很多患者以为植发就是简单的'拆东墙补西墙'。"马贵才拿起一个毛囊模型解释道,"实际上要考虑供区毛囊的匹配度、受体区循环等20多项指标。"正是这种严谨,让他在2019年市级科研成果评选中,凭"精细化毛囊单位提取技术"拿下推广。
把复杂医学变成患者能听懂的话
上周三的诊室里,27岁的程序员小林握着体检报告手足无措。马贵才没有急着开处方,而是画了张简单的示意图:"你看,就像庄稼地,土壤(头皮)营养失衡时,我们先改良土壤,再考虑补种(植发)。"这种接地气的沟通方式,让80%的初诊患者当场决定建立长期治疗方案。
在杭州科发源植发医院的走廊公告栏上,贴着一份特殊的时间表——马贵才每周四下午雷打不动的"患者教学日"。从如何挑选洗发水到饮食调理,这些看似基础的内容,都是他根据46篇参与编撰的论文和著作提炼出的实用技巧。"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",这句话他每天少要重复十遍。
一个不断"较真"的植发匠人
手术室里,护士们都知道马医生的"三查"原则:术前查毛囊活性、术中查种植密度、术后查器械消毒。"每个毛囊都是资源,"他常对团队说,"我们经手的不是头发,是别人的自信。"
这种较真精神延续到术后跟踪。每个患者的档案袋里都有一张随访卡,上面印着马贵才的个人电话。"植发不是一锤子买卖,头发长势要跟踪满一年才算完整周期。"去年冬天,他冒着大雪去桐乡随访一位老年患者的,在业内传为美谈。
如今,找马贵才做植发需要提前两个月预约。但在他看来,这份忙碌意味着更大的:"每解决一个脱发难题,就可能改变一个人面对的姿态。"这句话或许就是对他12年植发生涯好的注解。